银发族成诈骗“优质猎物” 50岁以上群体损失金额惊人
银发族成诈骗集团首要目标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局总监拿督斯里南利指出,诈骗集团正瞄准50岁以上的银发族,将他们视为“优质猎物”。虽然50岁以上受骗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不高,但经济损失却极其严重,这显示了银发族在诈骗案件中的脆弱性及高价值。 惊人的诈骗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警方共接获5万9974宗网络诈骗案,总损失金额高达20亿6996万令吉。其中,50岁以上受骗者约占18.6%(1万157人),但他们的损失金额却占整体的44%,达9亿零951万令吉。今年1月至6月中旬,警方已接获3万多宗相关投报,50岁以上群体占了24%。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该群体的损失金额已达7亿8281万令吉,占总损失额的一半以上。 银发族为何容易受骗?南利指出,诈骗分子往往利用银发族对科技操作的不熟悉,以及对网络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弱点进行精准诈骗。这类群体习惯相信权威或陌生电话,面对诈骗集团的高超话术,更容易落入圈套。 防骗意识迫在眉睫南利强调,家庭成员扮演关键角色,必须主动关注家中长辈,定期讨论常见诈骗手法,灌输防诈骗意识。例如,诈骗分子常利用冒充政府官员、银行职员或投资专家的手段进行诈骗,长辈需特别提高警惕。…